用科学知识,改变宝宝黄疸状态

  黄疸一直是新生儿中普遍的问题之一,你会发现宝宝的皮肤发黄,别担心。大部分宝宝都会出现黄疸现象,有的很正常,一二周就会消失,有的是病理性的,需要治疗才能消失。

  


  面对新生儿黄疸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宝宝得了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黄疸宝宝吃母乳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宝宝得了黄疸需要暂停母乳吗?

  


  宝宝得了黄疸怎么办?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一般来说,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也就是正常的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

  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需治疗。宝宝吃到足够的奶水可以帮助消除黄疸,而且初乳能促进宝宝尽快拉出胎便,减少黄疸的产生。

  


  


  2、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母乳性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医学界普遍认为

  


  吃母乳的宝宝比较容易出黄疸。并不是这样的,研究表明,与水和配方奶相比,母乳能更好地帮助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这是因为母乳有促进排便的作用,通过尿便带走多余的胆红素。

  导致出现医学上这种认为吃母乳容易出黄疸的情况,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母乳喂养方式不正确。

  按照固定时间喂奶并且将妈妈和婴儿分开,确实会让许多吃母乳的宝宝患上黄疸,这是因为限制时间的喂奶无法让宝宝得到足够的热量。这种黄疸的出现并不是母乳有问题,而是喂母乳的方法不对。

  


  以下这些方法教妈妈如何控制宝宝的黄疸,让母乳喂养更加顺利:

  1、尽早开奶。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分钟里,可以让宝宝贴着你,让乳头去刺激宝宝的嘴唇,让把宝宝自然而然地学会去舔乳头和吸乳头。初乳营养价值高,热量多,水分够,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

  2、咨询医生。了解宝宝的黄疸是哪一种。如果宝宝健康,黄疸是正常的,就不要担心,多分泌一些母乳喂养给宝宝就行了。有时候担心可是会让母乳分泌减少哦!

  3、要注意昏昏欲睡的宝宝。黄疸有时候会让宝宝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宝宝吸母乳没有以往那么有力,这样很容易使黄疸更加严重。这个时候要拍拍宝贝,不停地换两边乳房,可以让宝宝保持清醒,吸更多的奶。

  4、如果你的宝宝黄疸很严重,需要接受蓝光治疗,这个时候,你可以继续给宝宝喂母乳,除非医生不允许,通常是因为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

  如果医生怀疑你的宝宝患上了母乳性黄疸,通常会要求你在12-24小时内停止母乳喂养。

  


  但是如果医生通知了停止喂奶几天,你要记得每隔3小时挤出母乳,直到可以给宝宝哺乳,否则你的乳汁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