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不可怕 辨析原因巧应对

  


  哭闹是孩子们比较普遍的负面情绪表达方式。俗话说的好,“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其实哭闹的背后是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靠。如果家长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那就会抑制孩子的真实情绪表达,孩子的负面情绪积攒压抑,久而久之反而容易带来心理问题。所以,建议家长首先能够接纳孩子的哭闹表达,然后分析并根据哭闹背后不同原因采取回应措施。有了这样重视孩子感受的悉心照料,再加上耐心的坚持,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不但会越来越好,而且也会逐渐学会用更加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表达情感而哭泣

  上天赋予人类哭泣的权利,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不管是心愿没有得到满足、还是情感受到伤害,伤心是孩子哭闹的一个主要的原因。面对孩子的伤心哭闹,家长首先应该做的是不要制止,让孩子充分的表达和释放,哭出来,情绪就能够得到缓解。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伤心的时候离开他们,这将会让他们感到被抛弃,从而从伤心恶化成绝望。建议家长好能一直陪伴孩子并给予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这也能让孩子感到安心。后,建议家长能用“自己充分理解孩子感受”的语言安慰孩子,孩子不但能好受很多,而且在这样的熏陶下也能逐渐学会用语言来代替哭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哭泣

  但人类确实很早就学会通过哭闹,来赢得别人的认同,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往往也会用哭闹来威胁成人以达到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这也是大人头疼,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刻。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家长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很不耐烦的训斥和批评孩子,甚至用反威胁的方式粗暴对待孩子,试图用强硬方式制止孩子的威胁手段,但其实久而久之孩子反而会模仿家长简单粗暴的情绪表达方式,并且内心也感受不到被理解和接纳;还有一种是孩子一哭闹家长就纵容,盲目许诺孩子的“无理要求”和默认这种“无礼表达方式” ,助长孩子用这样的惯用伎俩继续要挟家长,孩子也有可能变得越来越缺乏同理心、任性、骄纵。笔者认为,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家长应该做到:坚持观点;理解接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明确表达用这样的方式是满足不了的。举个例子,家长可以先明确的告诉孩子自己的立场并解释原因,然后可以用肢体接触和言语抚慰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内心感受的理解和接纳,但后还是要向孩子申明这样的威胁方式是无效的。这就是边界明确、立场坚定并伴随理解接纳的沟通,既不会纵容孩子,也不会伤害孩子。

  因恐惧而哭泣

  当灾难或者恐惧来袭时,哭泣是我们无助的表达,因此,对于弱小的孩子,恐惧感也是孩子哭闹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或者与家人分离时候的哭闹,除了这些显见的原因,一些不易察觉的偶然事件也可能会让孩子因害怕而哭闹。比如昨晚梦见爸爸不要自己了,或者是因为听到的某个故事,或者是因为某个突发的幻想和念头等(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孩子常有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一是细心的体察和询问孩子害怕的原因,二是面对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用猜测式提问的方式,给孩子一些选项,帮助孩子更清楚的表达自己。当了解到孩子哭闹背后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就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安慰、支持,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