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真懂我吗?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人格发展到第二阶段(2-4岁),儿童会面临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活的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这时儿童想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和看管他的人承诺并允许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就觉得自己有一种控制能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就会出现一种自主感;相反,如果大人不耐烦或过分溺爱而干预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或对儿童意外出现的事情采取粗暴的态度,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

  ——埃里克森《人格心理学导论》

  一位妈妈在网上求助:

  我女儿2岁零9个月了,聪明可爱。我发现她是个急性子,干什么事不理科达到她的目的就发脾气。而且脾气特别拧,从来听不进大人的劝,自己特别有注意,就爱跟大人唱反调。法人教她怎么做她从来不听,要是急了或哭闹的时候更是听不进,后非逼得大人妥协不可。而且她哭闹起来没完没了,本来转移了注意力,可一想起来就又哭个没完。真愁死了!

  


  这位妈妈的遭遇可不是偶然,很多3岁宝宝的妈妈都在经历相似的事情,有相似的苦恼。3岁左右的孩子每周发一次至两次脾气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甚至达到每天几次,真是每天一小哭,隔天一大哭,搞的爸爸妈妈都乱了方寸。有时孩子自己在家还好些,家里要是来了客人或去别人家做客,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稍有不如意就大闹一场,搞的大人一点儿面子都没有。妈妈都不敢带孩子去公共场合,要是孩子闹起来,甚至会造成“交通堵塞”。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严重,其实,妈妈的心理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深有体会,有的妈妈甚至都后悔生出这样一个“小魔头”。这些妈妈非常羡慕那些乖巧听话孩子的妈妈,她们都非常疑惑;怎么人家的孩子就不哭不闹,那么听话呢?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孩子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美国心理学家利波特曾做过一项心理实验,在3~5岁的儿童中挑选100名反抗性强和100名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行为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反抗性强的100名儿童中,有80多人在生活中表现得有主见,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意志力顽强;而在另外100名儿童中,仅有25名孩子具有这些优点。

  也就是说,越是反抗性强的孩子,他们在将来越是能发展成人格健全的人。反之,反抗弱或者没有反抗的孩子发展成平庸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2岁到三四岁期间,正面临“自主对羞怯、怀疑”的心理和社会危机。一方面,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发展,对很多事情开始不愿意接受大人的支配和控制,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以试验或显示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从而产生自主感;另一方面,儿童又本能地觉得依赖过多而感到羞怯,同时担心超出自身和环境的范围,自身受到威胁,由此而感到疑虑。所有,两三岁的孩子所反应出来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实是一种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企图独立自主的探索。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可以在独立行动中体验到愉快、成功的经验,形成自信心。反之,可能就会对其能力感到怀疑或羞怯,产生自卑的心理。

  用什么心态对待反抗性强的孩子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切记不要发脾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坏脾气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我们要从心理接受“越是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的观念,万不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如果那样,孩子就不能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是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事非常危险的。我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好榜样,教给孩子正确应对的方式。

  我们要无条件地尊重、接纳、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怎么做,就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出选择,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己做主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对于反抗比较强烈的孩子,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急躁,即使孩子做了超出我们忍耐度的事情,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然后再想办法引导孩子。